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浅谈中华传统文化

日期:2023-07-11 17:22:01

如今,能背出《三字经》全篇的人越来越少了。基本只有在儿童教育中才能接触到,但是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大家还是很熟悉的。

这句话虽广为人知,其实它并不是一句真理定论。对于人的初生到底是善是恶,长久以来已有很多争论。有趣的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由儒家的学者提出的。


孟子的性善论


“人性本善”最早由孟子提出。他曾劝导滕国太子滕文公,希望他能做尧舜那样的圣人。这话一说出来,滕文公没什么信心,觉得把自己和尧舜那样的圣人相提并论十分惶恐。

孟子为鼓励滕文公,表达了自己“人性本善”的思想:人与生俱来的就是善良的本性,只是有些人被环境所诱惑,被私欲遮盖了双眼,不能守护自己的本心,由此才生了恶习。



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明确论述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人的本性善良,就像水自然向下流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一样。


荀子的性恶论


同为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却有不同见解。荀子生于战国末期,那是一个战乱不断、人人利欲熏心的年代。所以针对人性,他提出了相反的探讨:“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行都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得来。



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具备自然的生理欲望,如果外界不加以约束,任人随心所欲,就会导致各种罪恶产生,所以人的本性是恶的。这一理念后来成为了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的种子。


时代的选择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是发展了孔子强调的人格修养。尽管出发点不同,意图却都是告诫世人在后天环境的实践中警惕欲望,修身向善。

但为什么孟子的性善论能够贯穿中华两千年的历史呢?我想这是时代的选择。



中华传统文化有三座大山:儒家、道家、禅宗。

道家老子的思想是“道法自然”,表达万物都有其自然而然的规律,只需以自身为原则,不受约束。庄子继承他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指出只要不违背客观规律,无须过分干预,百姓自可以得一个太平盛世。

试想一下,如果依着荀子的性恶论主张,道家思想还能成立吗?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再说禅宗。禅宗自晚唐兴盛,六祖惠能将印度传来的佛教融合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中国本土的佛教。佛陀Budda的意译其实是“觉悟者”,禅宗主张每个人天生即有佛性,只需顿悟,即可成佛。也就是我们常听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由此可见,禅宗与孟子性善论的阐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华传统文化集三家之大成,必然要留存相互融会贯通的思想,表达一种人性至善、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回归善心的理念。因此性善论的影响远比性恶论的影响更加深远。


时代的变化


尽管人人都会背“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对性善论产生了质疑。在我看来,人们的意识转变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


1)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世界对人性的认识与荀子的性恶论不谋而合。这种认识源自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广的基督教。基督教的教义是传达福音,认为世人生下来就带着原罪,皆需上帝的救赎,才能得到永生。



时至今日,中国大地上也已经有不少基督教信徒,他们都深信着原罪。而且就算是不信基督教的大众,也至少听说过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果犯下罪恶的故事。


2)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

现代教育体系其实就是来自西方的教育理念,多种多样的学科教育形成了我们逐渐积累的学识。我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也仅仅成为了众多学科之一而已。

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路径也有所差异。西方文化强调逻辑、实验,学习过程注重一步一步推导、循序渐进。而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的是生命情感,自古都是先把典籍背下来,再到生活中慢慢体会感悟。但在我们现代人眼里,文言文已经与日常对话相去甚远。中华传统文化入门就有一道门槛。



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大众普遍缺少凝聚的精神价值。因为中华民族在广泛意义上,是个没有宗教的民族。随着传统文化的淡漠,大众没有精神指引,外在体现就是社会上逐渐暴露出来的“信任缺失”。

家庭成员之间官司不断,陌生人之间的欺诈行为更是屡禁不止。再加上媒体的影响。我这里谈的媒体影响倒不是指媒体的有意导向。



我指的是在信息时代大众对媒体曝光信息的接收能力更加便捷,而大众的关注度也在影响着事件的传播。秉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以及人心的恐惧情绪,负面事件的影响更大更长久,而正面事件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也更短暂。

当大众看到更多的恶行,就很难再相信别人。当我们不再相信别人,也就意味着会逐渐不再相信“人性本善”。


个人的选择


直接论断“性本善”或者“性本恶”,从客观事实来讲,都是片面的。这两种论说只不过是不同儒家学者思想理论的起点而已。究竟相信哪一个,就像选择一种信仰一样,我们可以自己做出选择,而且后天“行为向善”的处世宗旨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你问我,我选择相信“人性本善”,并且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寻回归善心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