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财产的继承主要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体继承顺序和方式如下:
如果有遗嘱,则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遗嘱可以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等形式,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协议办理。遗赠扶养协议是指被继承人与扶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扶养人承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在被继承人死后获得其遗产。
如果没有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的顺序如下: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如果存在特殊情况,比如某一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在分配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或者给予照顾。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继承人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如果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如果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建议
生前规划:建议在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信托等工具进行财富传承,以避免遗产继承过程中的纠纷和不必要的法律诉讼。
明确关系:在继承过程中,应明确各继承人的身份关系,收集相关证据,以便在遗产分配过程中有据可依。
协商解决:在确定继承人范围和遗产范围后,建议继承人之间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遗产分配协议。
法律咨询:在遗产继承过程中,如遇到复杂情况或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