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作为中国血液净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威高血净此次IPO募资规模超10亿元,标志着公司迈入资本赋能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新阶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肾病高发的背景下,威高血净的上市不仅为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注入强心剂,更彰显了中国医疗科技企业突破进口垄断、实现自主可控的决心。
千亿级血液净化市场 迎来国产化黄金期
血液净化是终末期肾病(ESRD)、危重症中毒等疾病的核心治疗手段。而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2023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5%)、慢性肾病患病率攀升,血液净化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19年至 2023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5.67%,预计至2030年将增加至515.15 亿元。
然而,这一领域长期被费森尤斯、百特、贝朗等外资品牌垄断,尤其在血液透析机、高端透析器等核心产品上,进口占比一度超过80%。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国产替代,《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突破血液净化关键技术,医保控费政策则倒逼医疗机构采用高性价比的国产设备。
在此背景下,威高血净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持续创新,成为打破外资垄断的关键力量。
技术突破+“双壁垒” 构筑护城河
作为威高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威高血净深耕血液净化领域20余年,已构建覆盖“设备+耗材”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双突破”。
首先技术方向的突破,威高血净大步推进国产替代。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境内专利257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截至目前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5张,技术实力构筑了坚实的竞争壁垒。
在高端设备领域,威高血净通过合资合作实现“弯道超车”。与日本日机装合资生产的血液透析机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二;与泰尔茂合作推出的中性腹膜透析液,填补了国产技术空白。这种“自主+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既加速了技术转化,也为国际化布局打下基础。
《招股书》显示,作为国内血液净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威高血净在血液透析器、透析管路等细分市场占有率均超30%,2023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2.5%和31.8%,位居行业前列;其代理的血液透析机市场份额达24.6%,排名第二 。
威高血净是国内少数实现“设备+耗材”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在上游,公司产品布局覆盖透析机、透析器等核心产品,关键膜材料实现自主生产;在下游,公司建立覆盖31个省份的经销网络,服务超6000家医疗机构。
从2021年到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9.11亿元稳步增长至36.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从2.60亿元提升至4.49亿元。在2024年带量采购政策的背景下,公司采取的“以价换量”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河南等23个省份的集采中,透析器和管路的销量同比分别增长了23%和21%,有效缓解了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同时证实了市场需求的强劲和公司销售渠道的弹性。
加码研发与产能 剑指全球市场
《招股书》显示,威高血净此次IPO募资将重点投向四大领域:
其中,3.42亿元用于威高血液净化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2.26亿元用于透析器(赣州)生产建设项目,2.85亿元用于威高新型血液净化高性能耗材产品及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800万元用于威高血液净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建设项目,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智能化血液净化设备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之后,具备年产血液透析管路 2400 万套、血液透析器1200 万支等血液透析医疗器械产品的能力。
透析器(赣州)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 2.2亿元,项目建设选址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高塅,主要建设生产车间、灭菌车间等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和环保设施。项目建成后,该产线具备年产血液透析器 400 万支能力。
而研发中心项目建成之后,将能够满足公司长期研发要求的多功能研发平台。
另外,募资建设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则会涵盖研发、生产、销售、质检、财务、行政等业务,成为多方面、全角度、专业化的信息系统平台。
上市是威高血净发展的新起点。威高血净正以资本市场为跳板,加速向高端产品、创新疗法和全球市场突破,预计未来将走在全球血液净化领域前列。
对于威高血净上市,多家机构均予以积极评价。如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中给予威高血净“买入”评级;还例如,多家资本机构认为威高血净属于当前市场稀缺投资标的。
在《奕泽财经》看来,威高血净从山东威海的一家医疗器械厂,到今日登陆主板的行业标杆,其成长史正是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的缩影。
站在资本市场的全新舞台,威高血净必定会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践行“守护中国血透患者生命线”的使命。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威高血净这家民族企业正以澎湃动力,正向着全球血液净化产业之巅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