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乌鲁木齐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未来三年将投资81.68亿元实施70个项目,建设“1+6”示范片区

日期:2025-08-20 11:19:00

8月19日,车辆行驶在修复平整的河滩快速路苏州路路段。(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8月19日,经开区(头屯河区)岳麓山街,机械车辆吊运花砖。(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8月19日,晨曦微露,出租车司机赵志刚驶过会展大道新铺的沥青路面,不禁感叹:“这条路现在‘丝滑’得很!”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从修补一新的人行道,到整齐矗立的新路灯,再到畅通无阻的地下管网,乌鲁木齐正在经历一场由表及里的“城市更新”。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源于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今年6月,乌鲁木齐成功入围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名单,将获得总额不超过12亿元的补助资金,乌鲁木齐为何能在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答案写在乌鲁木齐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上——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写在前期的制度探索中——出台多项法规文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更写在2019年以来1914个老旧小区改造的扎实实践中。“十四五”以来,乌鲁木齐改造燃气管网161公里,新改建供排水管网1500多公里,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8%,更在全国率先开展房屋养老金制度试点。

但这座城市不忘清醒审视自身:老旧管网数量多、强降雨时排水管网偶发冒溢、更新机制仍需完善……正是这些短板,让乌鲁木齐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了更迫切的期待。

如今,随着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乌鲁木齐的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将投资81.68亿元实施70个项目,建设“1+6”示范片区:“1”是打造152.4平方公里的污水管网全覆盖示范区;“6”则是更新6个重点片区,涵盖历史文化保护、商圈升级、工业区绿色转型等领域。

而改变,早已在市民日常生活中悄然发生。

在沙依巴克区西虹西路,工人正精心更换人行道花砖。“推婴儿车不用再绕行,盼了好久!”市民王娜拍照分享到居民群,收获一片点赞。在经开区万寿山街,修缮一新的人行道让骑行爱好者王鹏直呼“顺畅”。夜幕降临,沙区城管队员仍在平阳巷支巷安装路灯,点亮居民归家路。

连日来,乌鲁木齐市各级城管部门通过一系列“微改造”举措,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舞台上,演绎出一场精彩绝伦的民生幸福大戏。从街路到巷道,从城市“骨架”到城市整体风貌提升,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对城市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市民幸福的深切关怀。

家住水磨沟区会展大道周边的市民卢超表示,道路的通行顺畅、路边绿植花卉的点缀、人行道的宽敞平坦都让生活在这里的幸福指数升高。

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市政设施管理科副科长冯小龙说,将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施工进度和质量,针对市民反映突出问题,建立台账,逐一解决,全心全意为市民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这些“微更新”背后,是一套精细化管理制度支撑。市城管局出台《2025年城市道路、桥梁及附属设施管理维护工作方案》,建立专业巡检队伍,动态发现并解决路面坑洼、护栏损坏等问题。水磨沟区、沙依巴克区等多地同步推进,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一场“市政设施攻坚战”全面打响。

“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乌鲁木齐将通过三年行动,改造地下管网400公里以上,100%动态消除内涝点,基本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同时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

“可以感受到,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的用心。”市民周伟明说。

这座城市正用行动诠释:城市更新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触摸到时代的温度与生活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