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新快线”铁空联运货运专列(广州—乌鲁木齐)货物正在吊装到货车,准备转经航空货运包机运输至欧洲。
金风科技位于乌鲁木齐达坂城区的零碳数字智慧工厂生产场景。
5月8日,在沙依巴克区西虹西路的SOHO新时代,快递员田云将快递放入绿色智能快递柜。 (全媒体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在达坂城区盐湖附近,风电机组和湿地、草甸、湖泊构成一幅美丽画卷。(本文图除署名外均为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一季度,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21.9万人次,同比增长3.4%;
一季度,乌鲁木齐达成绿电交易量2.88亿千瓦时,占全疆绿电交易总量的41.2%,同比增长202.82%;
一季度,乌鲁木齐市邮政快递行业业务量累计完成7152.2万件,同比增长30.8%……
交通是国土空间的“骨架”,电力是社会运转的“血液”,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经络”。它们驱动着经济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高效运转,三者相互交织、协同发力,共同构筑起城市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
透过数据看经济,透过经济看发展。一季度,乌鲁木齐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工业生产稳步扩大,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市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更快捷的交通运输、更绿色的用电数据、更优质的物流服务,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新趋势。
更快 “铁公机”齐发力客货运输双增长
从贯通南北的铁路干线,到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络,再到繁忙起落的航空航线,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如同城市发展的钢筋铁骨,支撑起区域间的互联互通。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在一季度表现十分亮眼。一季度,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运营航线224条,其中国际客运航线22条,国内客运航线180条,国际货运航线18条,国内货运航线4条。乌鲁木齐客运航线共与19个国外城市、73个疆外国内城市和21个疆内城市通航,货运航线共与18个国外城市、5个疆外国内城市通航。
更密集的客运航线,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不断拉近乌鲁木齐与国内外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市民李阳说,现在乌鲁木齐与越来越多的国内及国际城市开通了直飞航线,出行十分方便,不仅节省时间,还不用中转,让出行的成本降低。
依托四通八达的航线网络,一季度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21.9万人次,同比增长3.4%;完成货邮吞吐量6.24万吨,同比增长62.1%。
在中转旅客方面,一季度也有所增长。“第一次住太空舱,餐食还是免费的,非常好的中转体验。”扬州旅客周肖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中转去阿勒泰,他为这里的免费中转太空舱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一季度,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中转旅客人数共计57.4万人次(中转旅客吞吐量为114.8万人次),同比上升5.1%。
同时,伴随着国际客运货运新航线不断开通,乌鲁木齐航空口岸作为新疆进出口货运量最大的航空口岸,一季度进出境航班2720架次,同比增长139.2%;进出口货运量1.8万吨,同比增长612.8%,实现大幅增长。
铁路运输同样捷报频传。一季度,新疆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202.3万人次,同比增长5.8%,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采取增开旅客列车、开行高品质特快旅客列车、压缩旅客列车运行时长等措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节后务工专列、一站直达列车、高品质旅游列车、“赏花”列车、银发旅游专列……可供选择的列车品类更多,车次更多,带动铁路客流持续攀升。
“现在坐火车出行太方便了,车次多,速度快,服务也越来越好。”在乌鲁木齐站候车出行的旅客王勃说。
同时,新疆铁路部门加快构建高效、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丰富物流产品供给,打造“天山雪莲”铁路货运班列,推出特色班列、优化开行方案等,谱系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铁路物流产品加速加速完善,带动铁路货运量持续增加。
公路出行方面,自治区跨区域人员流动持续旺盛。
目前,自治区高速(一级)公路服务区已实现充电设施全覆盖,极大地便利了电动汽车车主的出行。
从塔城开车到乌鲁木齐的王曼昱在G30连霍高速五工台服务区给车充电时说:“一路上各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很方便,而且充电也快,有时候饭还没吃完电就充满了。”
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个个亮眼的“流动”数据,都蕴藏着经济活力的“流量密码”,让流动的乌鲁木齐迸发出更强劲的能量。
更绿 新能源项目持续开建,绿电应用加快推进
天山脚下,白色“大风车”与连片光伏板交相辉映。无垠沙漠深处,一块块光伏板架设起来,犹如漫漫黄沙上长出一片“蓝色海洋”。广袤戈壁之上,一台台风力发电机巍然林立,百米长的叶片呼啸转动,构成荒漠上最为壮观的景象。
随着“双碳”目标全面推进,乌鲁木齐加快“追风逐日”,以“绿电”赋能城市产业跃迁、精彩蝶变。
乌鲁木齐市依托“南风北光”的资源优势,新能源电力供应量持续攀升。一季度,乌鲁木齐达成绿电交易量2.88亿千瓦时,占全疆绿电交易总量的41.2%,同比增长202.82%,交易电量规模居全疆首位。绿证交易74.62万张,同比增长292.63%。
乌鲁木齐市京环环境能源有限公司便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2024年,为助力本地企业新能源被消纳,该公司购买75820张绿证,共计消纳绿电7582万千瓦时,绿电消纳比例达90.7%。
该公司经理助理陈浩说:“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继续消纳绿电。使用绿电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工作。”
记者从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了解到,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加强绿证交易与能耗双控、碳排放管理等政策的有效衔接,激发绿证需求潜力,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积极引导和培育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深入调研工业园区、机关单位、央企、国企的绿色用能需求,推进“绿色机关”“绿色企业”建设,努力促成用户参与绿色用能。
用能端向绿,供电端更是加快布局,今年以来,从风力发电机的制造到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再到风光基地的快速建设以及氢能技术的前瞻性布局,乌鲁木齐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乌鲁木齐能源资源富集,呈“以光为主、南风北光”特色分布。南部为达坂城区域(包含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北部为米东区北沙窝区域。米东区、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的很多重点项目,都是“追风逐日”、绿能涌动的新能源项目。
目前,甘泉堡75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间隔扩建工程正紧锣密鼓推进。该项目年内投运后,将充分满足北沙窝区域新能源大规模送出需求,有力保障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为兵地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电力支撑。
今年,乌鲁木齐在电网建设方面全力发力,计划新建、续建27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紧密围绕新能源产业布局,积极做好电网延伸补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服务新能源项目并网,同时持续完善电网骨架,提升供电可靠性。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建设部电网建设管理师黄超说,27个重点建设项目中,8个为新建项目,其中4个是新能源工程;19项续建工程里有3个为新能源工程,主要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县及八钢和北沙窝区域。
截至3月,乌鲁木齐电网全网总装机容量达到2037.36万千瓦,其中火电总装机容量807万千瓦(含11座自备电厂,容量527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654.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75.5万千瓦;沼气发电总装机0.36万千瓦;储能61.4万千瓦/204.6万千瓦时,且均为电源侧配建储能。
依托独特资源优势,乌鲁木齐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正统筹推进风光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绿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更优 快递跑出“加速度”货畅其流激活新动能
快递业四通八达,连接着城镇与乡村,连接着企业和消费者。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快递市场活跃,加快促进产业升级、拉动生产消费,为经济增长不断注入能量。
一季度,乌鲁木齐市邮政快递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7152.2万件,同比增长30.8%。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552.5万件,同比增长21.3%。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7亿元。
伴随着新疆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线上销售渠道相继在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开通,带动线上销售量增加。同时,淘宝“新疆包邮”再升级,新增大件家装包邮,电商平台在稳固既有市场基本盘的前提下,又开拓了新流量,挖掘到了新的增长点。
“今年春节过后,明显感觉快递单量日渐增多,现在每天派件超过150件。”5月8日8时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西北路营业部快递员田云已经按时到岗,准备开始分拣当天要派送的快递。
在这个营业部,每天有早中晚三个频次的快件到货运输车,通过“机械+人工”的方式进行快速分拣,然后再由各个区域的快递员进行投递。
“一季度营业部的快件揽收量逐步增加,目前稳定在每日派送量2000件左右、揽收量1000件左右。”该营业部负责人董永山说,营业部派送范围内小区多、企业多,电商类与文件类的快件数量比较多,随着公司与新的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后,服装鞋帽等电商类快件的揽收量也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寄递业务寄递业务量1245.08万件,同比增长26.65%。
同样,在乌鲁木齐国际邮件互换局,工作人员也正在忙碌且有序地装发着前往哈萨克斯坦的邮件。
一季度,乌鲁木齐国际邮件互换局共发运国际邮件150万件,同比增长151%,为国际寄递服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运输服务。
物畅其流,货通天下。新疆将现代物流产业纳入“十大产业集群”后,物流产业迎来发展新商机。
今年以来,更多的电商在新疆布局,越来越多商品在新疆实现包邮,不仅提供了更优质的物流服务,带动快递量的大幅增加,更加速了疆品出疆步伐,物流成本的持续降低,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媒体记者王媛媛 王璇 李凯 史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