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全球首次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峰会和展会——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盛大举行。走出会场,受邀参加的上海企业家汤寒林手中紧紧攥着《大数据贵阳宣言》,强烈感受到贵州突破传统发展路径的决心和谋略,心中萌生出到贵州发展的强烈念头。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表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这一指示如强劲“东风”,吹进了汤寒林心里。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深圳特区,在改革的浪潮中崛起。
不久后,汤寒林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语出惊人”:“贵州正在浇筑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地基,卡位这个战略要地已成必然,我想到贵州创业!大家是否愿意同行?”会议室气氛瞬间凝固。有人评估着风险,有人对西部山区发展环境表露顾虑,有人直言不可行。
当上海的写字楼里回响着“贵州凭什么”的质疑时,千里之外的贵安新区,施工队正日夜兼程,建设即将竣工的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
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鲍贝贝 摄
“去得越早,机会越好!”尽管反对声不绝于耳,可他心意已决,毅然决然地奔赴贵州。不久后,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启了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的拓荒之旅。
深耕10年,如今数据宝已成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领域的“领跑者”,形成链接规模最大的国有数据资源网络。
“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政策创新与产业基础优势叠加、产业生态集聚效应显现——这既是贵州大数据崛起的‘道理’,也是我在此扎根发展的底气。”汤寒林感慨。
这10年,亿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日前,记者来到亿象网络办公区,技术团队正热烈讨论着亿象汽配城APP的优化方案,力求通过不断迭代升级,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构建数字化汽配生态圈。在仓库中,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将货物装车,公司开设的多条物流路线,为平台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务。
亿象公司技术员工在处理客户需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凯 邱凌峰 摄
“我们将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拓展物流网络,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亿象网络董事长陈相安表示。
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的“亿象汽配”平台已渗透汽车市场各个领域。推出的“亿象白条”,市场份额占据贵州汽配汽修行业半壁江山。
1月20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现场,全球制造业的目光聚焦于第五届“灯塔工厂”颁奖典礼。当主持人念出“Guizhou Tyre”后,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部长韩洪川稳步登上领奖台,捧起了这个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奖杯。
这是中国轮胎制造业和贵州首个“灯塔工厂”。在实施了40多项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解决方案后,贵州轮胎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敏捷性和生产率,最终让产品缺陷减少57%、劳动生产率提高68%、库存水平降低34%。
当达沃斯的掌声渐渐消散,贵州轮胎的数字化战役也迈向新阶段——其在建的越南前江基地,将被打造成为一个超越目前“灯塔工厂”的智能化工厂。贵州轮胎正以特有的韧性,续写贵州数实融合的“进化论”。
贵州轮胎的转型突破,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考察贵州时提出“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求的生动实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达到46.5,上云的企业突破3万家,大数据融合改造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
2025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贵州考察,提出了“做强做优数字经济”的新要求,这一嘱托如战鼓催征,开启贵州数字经济实现价值跃迁、迈向全新高度的新征程。
就在贵州数字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4月1日,上海IT企业家协会企业代表一行24人,就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开展考察交流活动,赴贵阳贵安、遵义、毕节,探寻合作空间。
在考察交流中,一项项发展成果不断刷新着企业家们的认知——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九年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之一,总算力规模约占全国算力总规模的23%,智算占比超90%;在全国开放数林指数省域综合排名中连续四年全国第三……
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贵州图片库 供图
曾经,一说起贵州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常常提到的是凉爽的气候、稳定的地质条件,以及实惠的电价。而现在,上海的企业家们在谈论贵州时,话语里更多聚焦于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力与人才资源,还有到位的服务意识。
“今天的贵州,是数字中国的创新标杆。”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会长戴剑飚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双方瞄准AI基础设施共建、文化资源数字化价值重构等方面开展新合作。
十年砥砺,三次擘画,今日之贵州,在喀斯特地貌上浇筑出数字中国的山地样板。这片曾被群山阻隔的土地,正以数字洪流重塑经济形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姗
编辑 张婷
二审 施昱凌 杨韬
三审 岳振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