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劳模风采 闪耀长春丨杨永修:“豫”见春城匠心路 数控筑梦绽荣光

日期:2025-05-01 09:03:00

毕业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他,十五年坚守研发生产一线,攻克百余项行业技术难题,凭借“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的求知精神,他累计为企业节约和创造产值8000余万元,助力民族汽车品牌向上向新。他就是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机加车间工人杨永修。在长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杨永修从河南来的追梦少年,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无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追求卓越。

2010年,杨永修刚入职时,还是一名普通铣工。面对国外先进的数控设备、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密密麻麻的代码,杨永修没有向困难低头,向师傅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在破题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

15年来,杨永修发明设计20余种操作方法、40多款柔性夹具应用在生产中,为企业解决30多项生产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获授权专利34项。杨永修也从当年的技术“小白”成长为熟练掌握国外数控系统编程方法和熟练操作多轴数控设备的“行家里手”。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机加车间工人 杨永修:要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我认为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坚持,二是创新。只有持续坚持,才能在技术精进道路上稳步前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攻克行业技术难题,助力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

发动机作为汽车最核心的部件,代表着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最高水平。2020年,中国一汽为红旗顶级车量身打造全新V12发动机,面对全新的技术开发和多项技术壁垒,杨永修攻难克坚,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全新V12发动机缸体和缸盖调试、加工的重任,攻克V12缸盖多轴精密加工坐标自动转换等20余项技术壁垒,结束了多缸发动机核心部件需由国外加工的历史,填补国内V型发动机制造空白,使中国车拥有了一颗动力更加澎湃的中国“心”。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机加车间工人 杨永修:作为一名一汽的技能工匠,我深知核心技术是民族汽车品牌的脊梁。只有像螺丝钉一样扎根岗位精耕细作,以工匠精神反复淬炼每个技术细节,用创新思维攻克“卡脖子”难题,才能真正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扛起国家和企业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2023年,杨永修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他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殊荣。倾听人民心声,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同时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杨永修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多年来,杨永修走进高校、企业和社区开展宣讲50余次,围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开展专项技术培训3000多人次。

如今,随着汽车产业数智化的推进,杨永修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赛道上,深入调研,加大科技攻关,带领团队再启新程。

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机加车间工人 杨永修: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好我们的技术攻关,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征程上来助力民族汽车品牌的发展,来助力我们民族汽车品牌走向世界,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