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陕西争取12.87亿元国债资金 全面升级应急指挥设施

日期:2025-09-01 14:21:00

本报讯(记者 刘姚尧)9月1日,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面对陕西省近年来频发交织的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多重自然灾害威胁,陕西财政持续加大防灾减灾财政投入,优化资金管理机制。

今年以来,面对1961年以来最严重春旱、极端天气下“涝重于旱”的复杂形势,陕西省财政厅会同应急管理厅,紧急争取和调配资金。争取中央救灾资金1600万元,专项用于城乡居民应急储水设备购置、供水保障及生活用水调度,缓解旱情冲击。提前下达省级防汛抗旱专项资金4000万元,支持全省开展隐患排查、预案演练、物资储备及救援队伍建设,推动修订预案1.26万个、组织演练5500余场、储备防汛物资60余类,落实专群结合救援队伍6980支。同时,创新设立2000万元转移避险专项资金,破解基层因强降雨产生的“转移难、安置难”痛点,惠及约50万受威胁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落地见效。

陕西围绕森林防火、地灾防治、应急能力短板精准施策,针对干旱火险高发态势,投入超2.5亿元中央及地方资金,建设航空消防能力(配置直升机8架)、地方专业消防队117支,布设视频监控点380处、火险监测站300座,构建“空天地”监测网络。创新推广“水泵接力”“无人机集群灭火”模式,实现2小时扑灭率超70%,森林火灾伤亡“零发生”。针对80%灾害源于“非在册隐患点”的难题,省级财政专项投入3000万元,支持20个县开展隐蔽性地质灾害风险早期识别与应急治理。同步推进16个重点县应急避难场所新建改造,强化地震及地灾应急避险能力。抢抓国家增发国债政策机遇,争取12.87亿元国债资金,全面改造11市107县应急指挥设施,贯通省市县三级智慧指挥平台,为7市73县配备救援装备3万余台(套)。

陕西财政探索通过统筹协调下的机制创新,构建“资金统筹—流程优化—绩效闭环”的全链条体系,以机制突破带动资金效能最大化。建立救灾资金“预拨+直达”机制,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事不过夜原则,确保中央资金第一时间拨付灾区,实现“零滞留”。探索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试点,推动政府巨灾保险覆盖,构建“财政+保险”风险分担模式。同时,实施资金全流程绩效监控,严控用于楼堂馆所、工资福利等非防灾领域,确保“钱随事走、事随责走、效随资增”。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