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小长假,上海宠物友好商场“狗山狗海”,侯毅创业新项目一天连开6家店

日期:2025-04-06 17:33:00

清明节假期,上海宠物连锁新品牌派特鲜生连开6店,凭借着宠物青团、自选“麻辣烫”等创新业态,在国内宠物行业迅速崭露头角。几天前刚落幕的上海宠物时装周,三天吸引100多个国际品牌和约20万爱宠观众参与。

行业人士认为,上海天然具备的良好消费环境和行业会展基础,叠加宠物友好空间的加速布局,宠物经济有望成为促消费的新引擎。

猫猫狗狗吃上时令“青团”

还没走进门,派特鲜生“宠物(肉肉)青团”的展示牌就吸引了不少遛狗市民的注意。门店入口处“C位”的冷柜中,正摆放着宠物青团、三角饭团、宠物烧卖、狗狗沙拉的明星产品。记者采访之时,饭团和烧卖销售情况很好,存货几乎见底了。

新出的宠物青团夺人眼球。

这些宠物食用的青团、饭团、烧卖和沙拉,不仅看着与人类食用的相差无几,制作工序和用料也毫不含糊。比如宠物青团的外皮由鸡鸭肉、蛋黄、奶酪、山药混合压实,再用大麦青汁调色,而内陷多为鸡鸭鱼肉和梨、蔓越莓等少量水果混合,整体以肉类为主,更适合猫肉食和狗杂食的胃口。

除了时令的宠物特色粮,一整排的“宠物麻辣烫”,也是店内的特色。门店引入麻辣烫常见的自取柜台,摆满了牛肉、鸡胸肉、鸡心、鸡肝、红虾、三文鱼、鸡蛋黄等肉类,还有西兰花、胡萝卜等蔬菜。消费者可以根据宠物的口味和需要,自选食材回家加工,也可以在门店解冻加热,打碎成宠物狗的口粮。

“生骨肉是当下很推荐的宠物喂养方式,以生鲜骨肉为食,模拟野生猎物动物的饮食结构来喂养宠物猫狗。”派特鲜生(海粟文化广场店) 店长彭双表示,上海有很多具备宠物营养知识和搭配能力的宠物主人,但是缺少一站式采购的地方,只能去菜场购买,但生骨肉饮食所需的少量多种食材,单个菜贩也难以购齐,正是看中了这一片“蓝海”,门店刚推出“宠物麻辣烫”在社交媒体上就一炮而红。

“宠物麻辣烫”实则为自选生骨肉饮食。

如果宠物主人不懂得搭配,不会自行挑选食材,门店也提供预先做好生骨肉,比如浓汤狮子头,以及由鸡鸭牛肉搭配好的“漂亮饭”,甚至还能提供肉馅“蛋糕”当作是宠物的小零食。

节假日期间,店内经常“人狗攒动”“狗山狗海”,还有游客从外地赶来,带着宠物来一次“逛超市”“下馆子”的新体验。“我们的首店在2月底开业,经过1个多月的打磨,商业模式逐步成熟,今年清明假期,我们迎来6家新店集中开业潮,现在上海有10家开业门店了。”彭双说道。

跨界企业带来成熟供应链

1个多月连开10店,这家新品牌略带激进的拓店底气,来源于如今宠物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目前,中国的宠物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业内普遍认为,当人均GDP在3000美元—8000美元时,宠物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目前来看,我国人均GDP早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宠物逐步成为年轻夫妻、老年人、单身人群的情感陪伴,促使养宠规模和单宠物消费金额增加。根据国际市场经验来看,宠物相关消费属于刚需,促使行业具备较强穿越周期的能力。因此,多数研究机构一致看好国内宠物市场的发展前景。

不久前,上海宠物时装周发布的《2025宠物时尚趋势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规模攀升至7013亿元,2028年预计升至11500亿元。更关键的是,中国养宠家庭渗透率超过30%,标志着行业已从“培育期”逐步迈入“全民化阶段”,但与美国70%的养宠家庭渗透率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上海宠物时装周另一组数字也反映出趋势:国产宠物品牌Petstar业绩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京东去年宠物服饰销售总额突破18亿元。

上海宠物时装周现场。

“无论是生骨肉饮食,还是鲜制零食,国内不少宠物店都尝试过,但囿于小作坊式的产能,只能通过高价来维持利润,进一步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彭双认为,当宠物产品价格合理且质量稳定时,相关市场才会健康向上。

目前,新一批企业跨界布局宠物赛道,带来了更成熟的供应链,有望打破“小作坊”式的传统模式。去年以来,好利来推出宠物烘焙品牌Holiland Pet,盒马上线自有宠物食品用品,第一医药开设首家宠物友好药房,提供宠物药品和护理产品购买渠道,森马旗下宠物品牌倍迪家聚焦猫食品赛道,研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食品……

派特鲜生也是盒马创始人侯毅退休再创业的项目,他凭借多年的零售业经验,用商超的逻辑切入宠物市场,也能看出盒马的身影。比如,与行业头部供应链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确保自有产品占比高达50%以上;采用“仓店一体”的模式,通过小程序和美团平台覆盖周边3—10公里,实现最快30分钟送达。侯毅表示,一旦跑通竞争力模型和开店模型,宠物连锁超市将很快走向全国一二线城市。

宠物友好成消费引流新入口

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是宠物市场的主力阵营,上海是宠物门店和医院的最多的城市之一。记者从天眼查获悉,上海宠物相关注册企业超过12万家。侯毅认为,这与上海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无不相关,特别建设“宠物友好型城市”过程中,摸索出一套促消费的新打法。

近年来,上海出现了不少宠物友好空间,包括餐厅、酒店、城市公园、商业综合体等场景,通过宠物友好场景,成为消费引流的重要入口。

宠物闻着香味,带人入店消费。

早在2020年,徐汇滨江规划了一处萌宠乐园,供宠物自由玩耍,引进了提供宠物友好服务的咖啡店等商业配套设施,最终成为上海著名的宠物聚集地和打卡点,也盘活了区域的商业氛围。

今年以来,上海各大商圈加速布局宠物友好空间。3月中旬起,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升级为“宠物友好街区”,引进宠物全品类潮流集合店“大王宠物百货”入驻,以超1000平方米空间,打造共享型人宠社交中心,此外还推出近40家餐饮、娱乐、零售等多业态宠物友好商户,还为宠物设置专用电梯。奉贤首家宠物友好商场龙湖金汇天街也宣布,室内区域欢迎肩高小于35厘米的宠物,可使用宠物车、背包或者手包方式入内,还提供免费的宠物推车租赁服务。

侯毅认为,实体商业对宠物经济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宠物商店,应该是让宠物带着人来逛的。比如店内现制现售的肉香味,狗狗很远就闻到了,就会拉着主人来购物。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宠物社交的场所。享受美食和互动社交,是电商替代不了的。”

调研数据也指出,近七成的宠物主依然会优先选择门店购买宠物产品,宠物医院的专业性也吸引超过六成宠物主购买食品、营养品等。

另外,上海具备深厚的行业会展基础,也为宠物经济打造了文旅商体展联动样板。

刚结束的2025上海宠物时装周,三天共吸引约20万观众参与,超100个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其中9个品牌完成中国市场首秀。15场宠物时尚发布秀、13场宠物快闪活动和5场宠物运动赛事,光模特海选就吸引近2000组养宠家庭参与……背后联动的商业版图可想而知。

上海传统的制造业优势,也在宠物经济上找到了新出路。上海制皂集团旗下海鸥品牌,将86年日化研发积淀注入宠物洗护领域,最近首发了海鸥宠物洗护用品,其中氨基酸沐浴露系列采用人用级原料标准,酸碱值控制技术使产品适配度覆盖90%犬种。

据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园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欣介绍,上海宠物时装周与京东宠物、小红书、抖音、得物等平台共建“即秀即买”数字化消费场景,并携手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成立行业首个“萌宠时尚创新实验室”,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原标题:《清明小长假,上海宠物友好商场“狗山狗海”,侯毅创业新项目一天连开6家店》

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查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