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排依克唯一的硕士袁啸:爷爷50年前埋下的路标,现在成为我的界碑

日期:2025-04-16 17:43:00
图片撰文丨高语阳
8500字、共18页,主题是基层边境派出所执法办案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这是出生于1996年的硕士毕业生袁啸在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写出的论文。袁啸2023年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来到喀什,最终来到排依克,成为派出所唯一一名硕士研究生。

“当时告诉我说排依克地方比较偏远,我心想,能有多偏远呢。”在来排依克之前,袁啸并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前往派出所的路上,袁啸的心开始发慌:“车一直开,越走越荒凉,全是光秃秃的山,树上一片叶子都没有,感觉路没有尽头,我心想这是要走到什么地方去。”

第一次站在派出所门口,袁啸努力站直保持军姿,但仍抵不住被大风吹着来回晃。看着四周荒凉的大山,袁啸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我刚毕业,有一腔热血,想干事、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里能实现我的理想吗,是我的归宿吗。”

一次,袁啸在车上看到一块“巴基斯坦、阿富汗、瓦罕走廊”的路牌,突然想起来,50年前,爷爷就是从这条路上一路跋涉前往巴基斯坦,援助巴方筑路。袁啸忍不住想要流泪,“原来爷爷50年前埋下的路标,现在已经成为我的界碑。”

袁啸的爷爷是原疆字120部队的战士,1974年被派往执行修筑喀喇昆仑公路巴方路段的任务,成为一名光荣的援巴筑路战士。当时,爷爷驻扎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交通不便没有蔬菜水果,常年吃罐头。由于长时间身体泡在水中,爷爷还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已经手脚变形,握不住筷子、也几乎走不了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他反复对我讲的都是他的光荣和信仰。”

时隔50年,袁啸也来到了帕米尔高原。“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我把它叫做扎根。”他沉下心来,巡边踏查,为辖区群众服务,也通过调查研究、撰写论文,发挥自己的价值。一次,袁啸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是一张自己与外地游客在派出所旁边的合影。“当时他们来旅游,我帮他们拍照、指路,还送给他们派出所设计制作的明信片,没想到他们记住了我,在信中鼓励我。”袁啸说:“虽然是小事,但能被群众记住,我想这是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最好回报。”

如今,袁啸已经不再迷茫。“爷爷50年前已经指明了道路,要像爷爷将青春托付给祖国建设那样,我也要在边疆热土意气风发、奉献自己的青春。”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