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旧纽扣、老布花 “缝” 入毛毡包!济南老人用针线串起时光记忆

日期:2025-04-29 18:43:00

在五一假期前夕,济南市王官庄街道洋溢着别样的活力与温情。4 月 28 日,一场别开生面的 “时光博物馆” 之 “毛毡里的旧物新颜” 主题活动在此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该活动作为 “银龄万花筒,乐享好时光” 老年人多元生活体验小组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在济南市王官庄街道办事处的引领及济南市十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由王官庄街道社工站精心策划组织,旨在通过创新形式,助力老年人拥抱多彩生活,重燃创新活力。

本次活动以 “毛毡包 DIY 装饰制作” 为核心载体,巧妙融合怀旧疗愈与艺术创作两大元素,为老年参与者搭建了一个轻松愉悦的互动交流平台,助力其在活动中自然抒发内心情感,唤醒珍贵生活记忆。

怀旧疗愈:赋予老物件全新生命力

活动在悠扬的《茉莉花》乐曲声中正式拉开帷幕。社工通过情景引导,带领老年参与者穿越 “时光隧道”,共同追忆年轻时使用针线的温馨场景。活动现场,参与者王阿姨深情分享道:“年轻时给孩子缝书包,针脚歪歪扭扭,还被家人打趣。如今再次触摸针线,往昔的温暖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在社工和志愿者的悉心引导下,老年参与者充分发挥创意,将承载个人独特记忆的旧纽扣、针织花等老物件巧妙融入毛毡包设计,让这些留存岁月痕迹的旧物焕发全新生命力。参与者高阿姨利用旧物精心拼贴出田园图案,并感慨地表示:“这是我年轻时最向往的田园风光,现在将它缝制在包上,就好像把那段美好时光随时带在身边。”

专业服务:分层支持实现 “零门槛” 创作

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充分保障每一位老年参与者的体验,王官庄街道社工站实施 “分层支持” 服务方案:活动筹备阶段,社工站提供适配的活动材料,包括成品毛毡包、安全胶枪、钝头针线等,最大程度降低操作难度;DIY 创作环节,社工针对手部灵活性欠佳或视力较弱的参与者,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与协助;作品展示环节,社工运用专业情感引导技巧,鼓励参与者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强化正向情感联结。

成果转化:从个体创作到社区情感共鸣

活动尾声,老年参与者在重温记忆的过程中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社工通过 “作品可视化 — 故事场景化 — 情感行动化” 的完整服务闭环,引导参与者将个人时光记忆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符号,使每个 DIY 毛毡包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成功实现从个体创作到群体共鸣的升华。这一过程不仅显著提升了参与者的自我价值感,更有效唤醒了社区的集体记忆。

王官庄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张珂指出,街道社工站在服务实践中充分彰显专业能动性与创新活力。此次 “毛毡包 DIY 装饰制作” 主题活动,不仅聚焦提升老年群体手工技艺,更通过构建 “怀旧情感唤醒 — 艺术创作实践 — 集体记忆共享” 的立体化服务模式,搭建起情感回溯与文化传承的桥梁。一个个精心制作的毛毡包,既是老年居民自我价值实现的物化载体,更成为凝聚社区情感认同、深化基层治理的重要纽带,有效促进了老年群体社会融入与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据了解,活动自启动以来,“银龄万花筒,乐享好时光” 老年人多元生活体验小组已成功开展非遗剪纸、养生保健、反诈科普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下一步,王官庄街道社工站将持续深化与社区资源的联动合作,着力构建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的幸福社区生态圈,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社会服务。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兰萃 通讯员:屈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