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5月21日,海淀区中小学第十五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会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海淀区副区长武凯说,作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海淀区将坚持“全时段育人、全员动员、全方位发力”的工作思路,将身心健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五育并举”,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通过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筑牢学生成长防护网。
根据2024年的调查显示,海淀区97.6%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抑郁倾向、有自伤意念、电子产品成瘾比例均有明显降低,主观幸福感提升明显。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杜荣贞介绍,海淀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重通过体育运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海淀区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在新修订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增加“运动习惯养成”等指标,近期全区已举办各类班级体育比赛2600余场。
为全方位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海淀区研发了“心理健康”“社会情感培养”“生涯规划”等专题课程,并开发心理社团活动、心理游园会等特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乐观品质较强。在心理健康干预方面,目前海淀区已实现143名中小学心理副校长全覆盖,并连续4年开展全覆盖心理测评,实施“一生一档”分级跟踪处理,完善了“学校—区域—康复医院—专业机构”四级诊疗逐级干预。据介绍,海淀区的链条式心理疏导干预体系,涵盖咨询服务、危机干预、转介处置等环节的递进闭环机制,构建了学生心理健康六级工作团队,包括心理委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心理副校长及志愿服务队。
“为促进实施全员心理赋能,海淀区正全力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体系,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课程,强化教联体建设,推广社区心理服务站、教育资源进社区等活动,累计参与学习的家长达378万人次。”杜荣贞说,从心理课程一体化建设到运动干预提升心理韧性,从心理疏导闭环体系到校家社协同育人网络,海淀区将以“全员育人、全程守护”的理念,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心灵的晴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