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4月3日讯(通讯员 余瑶)《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幼小衔接从“知识抢跑”转向“身心适应”已成为教育共识。然而,家长对“零基础入学”的担忧、儿童入学后行为习惯的落差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为化解家长焦虑、构建科学衔接生态,平江县汉昌幼儿园近日召开“衔接有度、共育未来”主题家长会,邀请全园家长、汉昌小学教师代表300多人参会,共探衔接之道。
家长会开始,汉昌幼儿园园长王萍艺以《基于学前教育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为题进行分享。她表示,幼小衔接的本质是儿童社会角色的转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慢下来”。作为园所和家庭,从小班开始就要关注四个准备: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以帮助幼儿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关键角色的转变。王萍艺从专业角度对每个准备的内容和要点进行了具体讲解,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观念,明确教育方向,做爱学习会学习的父母,按照四个准备为孩子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之后她向与会者详细介绍该园是如何将四个准备融入到一日生活的:在汉昌幼儿园的三年,孩子们面对的是生活中的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我探索中完成。孩子们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乐观向上、善于交往。这是进入小学学习与生活所具备的关键品质,也会大大增强在未来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
随后,汉昌学校资深教导主任吴雪娇开展了主题为《衔接有度,让爱更有力量》的讲座。指出小学一年级新生不适应新环境的原因并非知识储备不足,而是能力欠缺以及身心未能适应。她从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小学入学初期常见学习问题、幼小阶段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三个维度,对幼儿从大班到一年级的行为习惯及适应过程进行了客观且科学的剖析,助力家长缓解焦虑、寻找方法并积极应对。
吴雪娇还表示,要实现幼小无缝科学衔接,幼儿园和小学要“联起来”。以往多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今后小学部将更加主动,积极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特点,从多层面进行呼应调整,把入学适应纳入低年级教育教学工作范畴,使课堂更注重游戏化、生活化,助力汉昌幼儿园的孩子们平稳过渡,顺利融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会后家长纷纷感言:曾经盲目报幼小衔接培训班,让孩子提前学拼音、学写字、学计算。通过这次的家长会完成了从“焦虑”到“从容”的认知升级。知道了培养良好的习惯、做好充足的四个准备比超前学习更重要更有效。
该园负责人表示:幼小衔接要从小班开始渗透,幼儿园“送一程”,小学“接一把”,家长“陪一路”。 家庭、幼儿园、小学形成教育接力链;教育者坚守“儿童立场”,构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共育生态,让每个孩子真正“有准备地入学”。
据悉,该园将持续推出幼小衔接系列活动,为科学衔接提供长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