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润疆”在行动,穗疏两地文化工作者交流又添新乐章

日期:2025-04-11 21:46:00

4月1日至8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由13名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艺术团,跨越万里山河,走进广州对口支援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开展“文化润疆”系列活动。艺术团以文艺为纽带,深入田间果园、农贸市场、文化馆、歌舞团和民族乐器村,与当地民间艺人、基层文艺工作者交流互动,共同谱写了一曲穗疏两地文化交融、民族团结的华美乐章。

扎根基层:在泥土芬芳中汲取艺术灵感

活动期间,广州文艺工作者以“文化润疆”为使命,沉入基层一线。在田间果园,他们与疏附农民共话农耕文化,感受刀郎木卡姆的悠扬旋律与劳动号子的交融;在农贸市场,他们用镜头记录下维吾尔族商贩的吆喝声,将市井烟火化作创作素材。走进疏附县文化馆和歌舞团,两地文艺工作者以舞会友、以歌传情:维吾尔族青年展示了热情奔放的“麦西来甫”,广州文艺工作者则带来极具岭南风韵的粤剧水袖。传统与现代、边疆与南国的艺术碰撞,让排练厅化作文化交流的大熔炉。

艺术惠民:舞台上的心手相牵

从乌帕尔镇“群众村晚”到辽园镇“巴旦木百姓大舞台”,广州文艺工作者以惠民演出传递温暖。郑捷老师轻拨琴弦,配上梁紫嬅老师深情的演唱,让《彩云追月》的自然美景与疏附县非遗文化都塔尔琴声相遇;疏附民间艺人用热瓦普等多种民族乐器弹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声宛若天山融雪的玎珰,让广州文艺工作者热泪盈眶。在民族乐器村,广州文艺工作者虚心求教,学习都塔尔、手鼓的演奏技巧,更惊叹于匠人用桑木雕琢乐器的匠心独运。文化馆馆长麦麦提艾力感慨:“这些乐器不仅是音符的载体,更是疏附人千年的精神密码。”‌

广州文艺工作者在乌帕尔镇“群众村晚”演出。

在“穗疏文艺携手行,共谱团结新乐章”联合演出中,广州文艺工作者为援疏工作队量身打造的原创歌曲《我为疏附而来》压轴登场,歌词中“让颗颗石榴籽心心相依”的美好愿景,维吾尔族姑娘们灵动优雅的舞姿,点燃了全场激情,将晚会化作民族团结情感的海洋。

广州文艺工作者深情演唱《我为疏附而来》。

润疆育心:文化交融的深远意义

此次交流既是艺术互鉴的旅程,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广州文艺工作者将岭南文化的婉约灵动注入边疆沃土,疏附的多元民族文化则拓展了湾区文艺的创作视野。从田间到舞台,从技艺传承到情感共鸣,两地文艺工作者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在群众心中播下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正如疏附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所说:“当热瓦普遇上粤剧,奏响的不只是旋律,更是血脉相连的和声。”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相遇,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写下了鲜活的注脚。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何梦怡 通讯员 穗文广旅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