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午,烈日当空。黔南州罗甸县边阳镇新场村村委会旁的房屋里,年过七旬的何德琴老人正摇着蒲扇纳凉。见到村党总支部书记助理施婷婷从门前路过,老人赶忙挥手招呼:“婷婷,快进来歇歇脚。”
施婷婷是2021届贵州省定向选调生,现已是她从贵阳铁路运输法院来到新场村当党总支部书记助理的第九个月,村民们的称呼已从初来时的“小施”变成了“婷婷、妹儿”。
村民这样的转变可不容易。
刚到村,施婷婷攥着崭新的笔记本,满怀期待地跟着村党总支部书记姚茂渊入户走访。当她略带腼腆地介绍自己时,却遭遇“冷场”,“没啥可说的,家里情况就这样。”村民的话让施婷婷有些不知所措,还是在姚茂渊的帮助下,才完成她的第一次入户走访。
之后,施婷婷认真向姚茂渊“取经”,请教跟群众打交道的方法。“跟村民打交道,要提前消化政策文件,转化成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走多了,心近了,村民话匣子自然就开了。”
帮老人做养老认证
姚茂渊的一番话让施婷婷茅舍顿开。之后,她一有时间就跟着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走村串户,和村民聊家常、话家事。渐渐地,村民们的家长里短都愿意跟她念叨。她那本随时不离身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下了村民的所需所盼、家长里短:摆甩组有三户村民想更换路灯位置;在家的村民想自己创业养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施婷婷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及时梳理上报,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想办法,一一解决。村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有问题也愿意向她反映。
施婷婷还负责村里的党建工作。在贵阳铁路运输法院工作3年,她积累了不少党建方面的工作经验,本以为能够驾轻就熟,然而当她第一次召集全村65名党员来村委会参加学习时,却再次遭遇“滑铁卢”。
“在微信群发了三遍通知,响应的人却很少。”施婷婷很受挫。“我们村50岁以上的党员占了60%,不识字、不习惯用微信,光线上通知行不通。”姚茂渊说,并悉心教她开展村里党建工作的方法。
今年,新的工作又摆在新场村面前,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好“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党员带头,村民们更容易参与进来。”施婷婷提出了想法,在新场村17个村民小组中分别选出一名党员,带头做好“两清两改两治理”示范工作。同时,组织村民去党员家、其他好的村参观学习。
给村党总支部书记姚茂渊汇报工作
作为一名农村工作的“小白”,施婷婷坦言,村里的每项工作于她而言都是一份“考卷”,“我会在这两年时间里,当好小学生,认真答好每一道考题。”施婷婷信心十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蒲艳梅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