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推荐 /

最完整版我在古代开“海底捞”热门连载小说

日期:2025-09-13 00:01:26

我穿到古代,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我的“悦来火锅店”开业了。

对面就是百年老店“聚福楼”,他们的掌柜背着手,带着伙计,一脸讥讽地看我门口罗雀。

“沈掌柜,你这店里又是送瓜子,又是送热茶,还给姑娘们绑头发,给老爷们擦靴子,

搞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能当饭吃?”我微微一笑,

递上一块刚出炉的绿豆糕:“王掌柜,尝尝?排队无聊,吃点东西,心情好,胃口才好。

”他啐了一口,把绿豆糕摔在地上:“歪门邪道!不出三天,我让你哭着关门!

”我看着地上被踩烂的糕点,笑容不变。三天?王掌柜,你太小看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威力了。

我不仅不会关门,我还要让你,还有这满京城的王公贵胄,都心甘情愿地在我门口,排队。

1“悦来火锅店”开业第一天,门可罗雀。这在我的意料之中。京城餐饮界,

聚福楼一家独大,占据了高端宴请的半壁江山。剩下的市场,也被大大小小的酒楼瓜分殆尽。

我一个无名小卒,开一家吃法新奇的“火锅店”,没人光顾才是正常的。我的伙计,

一个叫小翠的姑娘,一个叫大壮的小伙,都急得团团转。“掌柜的,这可怎么办啊?

一个人都没有。”小翠愁眉苦脸。我气定神闲地坐在门口,嗑着瓜子:“别急,愿者上钩。

”对面聚福楼的王掌柜,又开始了他的日常嘲讽:“沈掌柜,怎么样,这滋味不好受吧?

我劝你还是早点把店盘出去,还能少亏点。”我懒得理他,

对着街上几个游荡的书生招了招手。“几位公子,小店新开张,进店免费品尝锅底,

更有冰镇酸梅汤无限畅饮,要不要来试试?”为首的书生看起来有些清高,

瞥了一眼我这小门脸,本想拒绝。但他身后的同伴却被“免费”和“无限畅饮”吸引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去看看呗,张兄。”几人半推半就地走了进来。“哟,来客人了?

”王掌柜阴阳怪气地笑了一声,转身回了他的聚福楼。我心里冷笑,这只是个开始。

2“客官里面请!”大壮热情地迎了上去,小翠则端上了几碟开胃小菜和一扎冰镇酸梅汤。

几个书生一坐下,立刻被眼前的阵仗搞得有些不知所措。“这……这些都是送的?

”“是的公子,我们店规矩,等上菜的时候,小食茶水都是免费的。”我笑着解释。

我给他们推荐了店里最经典的鸳鸯锅,一半是香醇的骨汤,一半是麻辣的红汤。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火锅”这个概念还很新奇。菜品用小碟装着,摆了满满一桌,

毛肚、鸭肠、嫩牛肉、新鲜时蔬,看起来赏心悦目。“这……怎么吃?

”为首的张公子看着翻滚的汤底,有些犯难。我亲自上前示范,夹起一片毛肚,

心中默念“七上八下”,在滚烫的红油锅里涮了十秒,然后蘸上我特调的香油蒜泥料碟。

“公子,请尝尝。”张公子将信将疑地将毛肚送入口中。下一秒,他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麻、辣、鲜、香、脆,五种味道在口腔里瞬间爆炸,**着每一个味蕾。他甚至来不及说话,

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痛快!实在是痛快!”他灌下一大口酸梅汤,长舒一口气,

脸上满是惊喜。另外几人见状,也纷纷学着我的样子,开始涮烫起来。一时间,

小小的火锅店里,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和赞叹声。“这牛肉**!

”“这豆腐吸满了汤汁,绝了!”“掌柜的,你这吃法,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闻啊!

”我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吃得热火朝天。我知道,第一批种子用户,有了。3这顿饭,

几个书生吃得酣畅淋漓,结账时,人均不过百文钱。张公子大呼划算,

临走时对我拱手道:“沈掌柜,你这店,我张某人认下了!改日定带同窗好友前来捧场!

”“随时恭候。”送走他们,小翠激动地跑过来:“掌柜的,他们说明天还来!

”“意料之中。”我淡定地擦着桌子,“把东西收拾好,准备迎接下一波客人。”果不其然,

傍晚时分,店里陆陆续续又来了几桌客人,大多是听了那几个书生的推荐,抱着好奇心来的。

无一例外,他们全都被这种新奇又美味的吃法征服了。第一天营业,虽然没赚多少钱,

但口碑算是打出去了。第二天,店里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到了第三天,饭点的时候,

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队。“掌柜的,没位子了!”大壮忙得满头大汗。“稳住。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亲自端着瓜子、花生和茶水走到了门口。“各位客官,实在抱歉,

店里暂时满座,劳烦大家稍等片刻。大家可以先吃点东西,喝口茶,解解乏。

”排队的客人们本来有些不耐烦,但看到我这个漂亮的女掌柜亲自出来赔礼道歉,

态度还这么好,火气顿时消了一半。有人接过瓜子,边嗑边说:“这店家有意思,

排队还有东西吃。”“是啊,比那些把人晾在门口的店强多了。”我微微一笑,

又对小翠使了个眼色。小翠心领神会,搬了几个小马扎出来:“各位,站着累,坐着等吧。

”这一下,客人们的怨气彻底没了,反而津津有味地讨论起我这家店来。

对面的王掌柜看得目瞪口呆,嘴里不停念叨着:“疯了,

都疯了……”**4</b>队伍里,有几个女眷结伴而来,她们看着自己刚做的漂亮指甲,

有些犹豫。“这火锅吃起来油腻,会不会弄坏了蔻丹?”我耳朵尖,听到了她们的嘀咕,

立刻走了过去。“几位夫人**不必担心。”我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里面是各种颜色的指甲油和工具,“等位的时候,小店可以免费为大家美甲、护甲,

保证让您的指甲吃完饭还漂漂亮亮的。”“美甲?”几个女人愣住了。

这又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概念。我让小翠给她们演示,用小锉刀修出漂亮的甲型,

再涂上亮晶晶的颜色。女人们哪里见过这个,瞬间就被吸引了。“天呐,这个颜色好漂亮!

”“沈掌柜,你这手艺也太好了吧!”不一会儿,我这边就围了一圈女人,

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指甲颜色。而另一边,几个穿着官靴的男人则显得有些不耐烦。

我立刻让大壮提着鞋箱过去。“这位大人,我看您这靴子沾了些灰尘,不如让小的给您擦擦?

”那官员本想发作,但低头一看,自己的靴子上确实有些泥点,影响官威。他犹豫了一下,

还是把脚伸了出去。大壮手脚麻利,上油、打蜡、抛光,一套流程下来,

那双旧官靴变得锃亮如新,简直能照出人影。官员惊喜地站起来,踩了踩,满意得不得了。

“不错,不错!赏!”他随手丢了一块碎银子。大壮连忙摆手:“大人,使不得,

这是我们店的免费服务!”这一下,周围排队的人都炸了锅。“排队等着,不仅有吃有喝,

还能美甲擦鞋?”“这家店也太神了吧!”口碑,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这一切,

都被二楼雅间里一个穿着锦衣的年轻公子尽收眼底。他摇着折扇,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有意思。”5生意越来越好,排队的人从街头排到了巷尾。聚福楼的生意则一落千丈。

王掌柜急了,开始模仿我的套路。我在门口摆瓜子,他也在门口摆;我给客人擦鞋,

他也让伙计去擦。可惜,他只学到了皮毛,没学到精髓。他的伙కి,擦鞋时一脸不情愿,

差点把客人的裤子都弄脏了。他送的瓜子,也是受了潮的,一点都不脆。一来二去,

反而落了个“东施效颦”的笑话。这天,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面容清瘦,眼神却异常锐利。一进门,

他就被店里热闹的景象吸引了。“客官一位吗?”我笑着迎上去。他点了点头,

找了个角落坐下。我照例给他推荐了招牌锅底和菜品。他吃得很慢,也很仔细,

每一道菜都要品尝许久,仿佛不是在吃饭,而是在审视一件艺术品。吃完后,

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叫住了我。“沈掌柜,”他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你这店,

很有章法。”我心中一动:“客官谬赞了。”“不,”他摇了摇头,“我不是在夸你。

我是说,你店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流程,都像是被精确计算过一样。从迎客、点菜、上菜,

到处理突**况,都井井有条,效率极高。这在京城,不,在整个大夏,都是独一份。

”我心里掀起惊涛骇浪。这个人,不简单。他看穿了我用现代管理学改造的整个服务流程。

“敢问客官高姓大名?”我试探着问。他从怀里掏出一块腰牌,在我面前晃了一下。

上面刻着两个字:御史。我心里咯噔一下。御史台,专门监察百官,纠察风纪的地方。

“下官,都察院御史,林书言。”他收回腰牌,目光灼灼地看着我,“沈掌-柜,

你一个弱女子,是如何想出这些经营之道的?你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人?

”6我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怀疑我这家店,是某个政治势力的产业,

怀疑我这些新奇的经营手段,背后有高人指点。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做生意,

本就惹眼。做得太成功,更是会引来不必要的猜忌。我定了定神,

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略带委屈的笑容。“林大人,您太高看我了。我不过是一介孤女,

父母早亡,为了混口饭吃,只能绞尽脑汁想些法子罢了。”我开始半真半假地编故事。

我说我爹是个走南闯北的商人,见多识广,小时候经常给我讲一些海外奇闻,

其中就提到过一些服务客人的新奇点子。我爹去世后,我为了谋生,才把这些点子拿出来用。

这个说辞,合情合理,既解释了我的创意来源,

又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无依无靠、自力更生的可怜形象。林书言听完,脸上的怀疑之色稍减,

但依旧没有完全相信。“令尊……真是个奇人。”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大人,

我一个妇道人家,只想安安分分做点小生意,养活自己和手下的伙计,绝无他想。

”我态度诚恳,眼神清澈。林书言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希望如此。

”他起身准备离开,我连忙说道:“大人,今日这顿,算我请的。”“不必。

”他从怀里掏出几文钱,放在桌上,不多不少,正好是饭钱。“我食君之禄,不占百姓便宜。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看着他的背影,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但我知道,麻烦,才刚刚开始。**7</b>林御史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入湖中,

虽然没有激起大浪,却也让我更加警惕。我的火锅店太火了,火到已经引起了官方的注意。

我必须找到一个靠山。或者说,让靠山主动来找我。机会很快就来了。这天,

店里来了一群客人,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一脸络腮胡,

眉宇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煞气。他穿着便服,但腰间佩戴的宝刀,却暴露了他的身份。

是军中之人。而且,地位不低。他们一行人落座,点菜时也豪爽得很,专挑牛羊肉点。

“掌柜的,把你这最好的酒,最辣的锅,都给老子上来!”络腮胡男人声音洪亮,

震得屋顶嗡嗡作响。“好嘞,将军!”我笑着应道。他愣了一下:“你怎知我是将军?

”“看您这气度,这威势,除了领兵打仗的大将军,还能有谁?”我恰到好处地拍了个马屁。

他哈哈大笑,显然很是受用。“你这女娃儿,有眼力见!不错,老子就是镇北将军,秦虎!

”我心中一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镇北将军秦虎,大夏的军神,战功赫赫,脾气火爆,

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如果能把他发展成我的忠实客户,那以后在京城,谁还敢轻易动我?

我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亲自为他们服务。上菜时,我特意多送了一盘他们最爱吃的嫩牛肉。

倒酒时,我用的也是军中惯用的大碗。秦虎吃得满头大汗,大呼过瘾。“痛快!

比军营里的伙食强多了!”酒过三巡,他的话也多了起来,开始吹嘘自己当年的战绩。

我一边听,一边给他添酒布菜,时不时还附和两句,把他哄得心花怒放。就在这时,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放在桌边的佩刀,刀鞘上有一处暗淡的划痕,刀柄的缠绳也有些松动。

对于一个视兵器如生命的武将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我心中有了主意。

**8</b>“秦将军,您这把刀,可是您的宝贝吧?”我状似无意地问道。秦虎一听,

立刻来了精神,拿起佩刀,一脸骄傲。“那是自然!这可是先帝御赐的‘破军’!

陪我斩了无数敌酋的头颅!”“好刀!”我由衷地赞叹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

“只是……似乎有些疏于保养了。”秦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你个女娃儿懂什么!

”他身边的副将也呵斥道:“大胆!竟敢非议将军的宝刀!”我却不慌不忙,

指着刀鞘上的划痕说:“将军请看,此处光泽暗淡,应是保养时用的油不对,侵蚀了漆面。

还有这刀柄的缠绳,也有些松了,临阵对敌,稍有不慎,便可能脱手。”秦虎低头一看,

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我说的,句句属实。他最近军务繁忙,确实忽略了对“破军”的保养。

“你……你怎么会懂这些?”他惊疑不定地看着我。“略懂一二。”我微微一笑,

“家父早年也曾在军中效力,耳濡目染罢了。”我又开始扯我那个万能的“商人老爹”。

“将军若信得过我,不如将宝刀交给我,不出半个时辰,保证还您一把崭新的‘破军’。

”秦虎犹豫了。“破军”从不离身,交给我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他实在不放心。

我看出他的顾虑,补充道:“将军可以派一位亲信跟着我,全程监督。”他想了想,

最终点了点头。“好!老子就信你一次!要是你敢弄坏我的‘破军’,我拆了你的店!

”“将军放心。”我接过宝刀,感觉手臂一沉。好家伙,真材实料。

我带着宝刀和一个虎视眈眈的副将,走进了后院。9其实,我哪里懂什么保养兵器。

但我有来自21世纪的知识。我让大壮打来一盆清水,然后从我的“百宝箱”里,

拿出了几样东西:一块麂皮,一小瓶橄榄油,还有一卷超细纤维布。这些,

都是我平时用来保养厨房用具的。那个副将看得一愣一愣的。“你……你这是要做什么?

”“保养。”我先用湿布将刀鞘擦拭干净,然后用麂皮蘸上一点点橄榄油,以打圈的方式,

轻轻擦拭那道划痕。现代的保养知识告诉我,对于漆面轻微的腐蚀,

用性质温和的植物油进行滋润和抛光,是最好的办法。果然,几分钟后,

那道划痕就变得不再明显,整个刀鞘都焕发出温润的光泽。接着,我开始处理刀柄。

我解开原本的缠绳,用一种更加牢固的、后世常用的“交叉编织法”,重新将绳子缠了上去。

不仅美观,而且握感更舒适,更防滑。最后,我拔出刀身。“破军”不愧是宝刀,

即使疏于保养,依旧寒光凛凛,杀气逼人。我用超细纤维布,

小心翼翼地擦去刀身上的每一丝灰尘和油渍。做完这一切,刚好用了半个时辰。

当我捧着焕然一新的“破军”回到前厅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刀鞘光亮如新,刀柄整齐美观,

刀身寒气逼人。秦虎一把夺过宝刀,握在手里,感受着那无比贴合的握感,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女娃儿,你叫什么名字?”“民女,沈月。”“沈月,

”他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欣赏,“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秦虎的妹子!以后在这京城,

谁敢欺负你,就是跟我秦虎过不去!”我等的就是这句话。我连忙行礼:“多谢秦大哥!

”这一声“秦大哥”,叫得秦虎心花怒放。他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以后军中的宴请,

全都定在我这里。送走秦虎一行人,我看着桌上他留下的一大锭金子,终于松了口气。靠山,

有了。10有了镇北将军做靠山,我的火锅店,算是彻底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再也没有不长眼的敢来找麻烦,就连对面的王掌柜,见到我都是绕道走。

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来吃饭的客人,身份也越来越尊贵。除了军中将领,

还有不少文官也慕名而来。其中,有一位常客,让我印象深刻。他每次来,

都坐在同一个位置,点同样的清汤锅,和几样素菜。他吃得很慢,话也很少,

但眼神却总是在观察着店里的一切。他就是上次来“查户口”的御史,林书言。

他似乎对我还是不放心,隔三差五就来“微服私访”一次。我也不点破,

把他当成普通客人一样招待。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对着一堆账本,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那账本摊在桌上,上面用毛笔字写得密密麻麻,各种收支条目混在一起,看得人眼花缭乱。

我猜,这应该是他负责的某个案子的账目。我走过去,给他续上一杯茶。“林大人,

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一笔烂账,理不清头绪。

”“哦?”我装作好奇地看了一眼,“这么多数字,确实容易看错。”“何止是看错,

”他苦笑道,“这笔账,牵涉到工部的一项河堤修缮款,数目巨大,条目繁多,

我查了三天三夜,还是找不到漏洞在哪。”我心里一动,机会又来了。“大人若不嫌弃,

可否让民女看看?”林书言愣住了:“你?你看得懂账本?”“家父经商,我从小耳濡目染,

也学了些皮毛。”我再次祭出“万能老爹”大法。他半信半疑,但眼下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

只好把账本推了过来。“那你看看吧。”11我接过账本,深吸一口气。来了,

我的专业领域。想我当年,在公司里可是被称为“人肉Excel”的。这种古代的流水账,

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小儿科。我让小翠拿来纸和笔,开始在纸上画表格。

“借方”、“贷方”、“摘要”、“余额”……我将账本上的每一笔收支,

都按照现代会计学的复式记账法,重新整理、归类、录入到我自制的表格里。

林书言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他完全不明白我画的那些横横竖竖的格子是什么意思,

但他能看出来,经过我这么一整理,原本混乱不堪的账目,瞬间变得清晰明了。

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一目了然。“这……这是什么记账法?”他震惊地问。

“家父传下来的,说是叫……嗯,叫‘天地四方账法’。

”我随口胡诌了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名字。不到一个时辰,我就整理完了所有的账目。然后,

我指着表格里的几处数据,对林书言说:“大人请看,这几笔‘物料采买’,数额都对得上,

但如果和其他月份的同类采买相比,单价明显高出三成。还有这里,‘劳力雇佣’的支出,

凭空多出了三十个不存在的人头。”我用红笔将有问题的条目圈了出来。“所有的亏空,

最完整版我在古代开“海底捞”热门连载小说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