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重庆有个地方叫界石镇

日期:2024-12-14 08:52:14

重庆有东南西北四大温泉,巴南区(也就是以前的巴县)独占两席,分别为南温泉和东温泉。从南温泉再往上走几公里有一个镇,名叫界石。这地名顾名思义,肯定与界牌界碑等有关。一翻书看,果不其然,这界石与一块指路石碑联系上了。

《重庆市地名词典》:“清康熙年间,此地岔路口上立有‘上走綦江,下走南川’分界指路石碑,旁有行商小栈,人称界石店得名。”

这指路石碑是何人所立,为什么立?书上没说。但民间却有很多说法。有这么一个说法,是湖广填四川时发生的故事......



在明末农民运动,引发的战乱延续了数十年。四川一带十室九空,数十里不见人烟。清朝皇帝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发布鼓励移民四川的政策,以插占为业,吸引湖广一带民众移居四川。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徙,这就是湖广填四川。

这天,一群移民来到一个地方,这里有两条路可以走,路通往哪里,他们不知道。这群人有老有少,男男女女四五十个,他们背着、挑着简单的行李,扛着必备的简单工具、生活用具。天色已经晚了,他们决定停下来过夜。于是女人们开始生火做饭。男人们也取出刀枪弓箭,开始打猎。

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商量今后该怎么办。这一群人是从湖广孝感出来的。最先只有四个人,一对姓梁的年老夫妻和他们中年的儿子媳妇。路上,一些人加入进来,逐渐形成一个由数十个家庭,两三百号人的大队伍。进入四川后,一些人觉得有好的地方,就留了下来。现在这群人的首领就是这姓梁的中年汉子,他们的父母已埋骨青山。

梁首领说道,我们已经走了快一年了,眼下已经是腊月了,我们得赶紧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才有时间开荒,待开春了,才有地种。我想,不如我们就在这一带找地方安顿。天黑前我看了一下,这有两条路,明天咱就分成两拨,各去五个人探查,以十天为限,回来这里再据情况商议。我们吃的不多了,其余的人在这里休息,也要准备一些吃的东西。

大家没有意见。十天后,两拨人都先后回来。往东去的人回来说,他们走了两天,到了一个地方,地势平坦,水源也好,有很多田地,是耕种过的熟土,只要把荒草收拾了,就可以耕种。那边还有一座县城,叫南川,我们已经向县大老爷领取了插占为业凭证,我们这几家就到那里去。

另一拨人也说到,他们在路上走了两天,走到一条河边,有大块的平坝,也有山林,河也很宽,可以打鱼。那边也有一座城,叫綦江,县大老爷也给了我们官文,同意我们占有那块地方。

梁首领听了很高兴,就说,你们要去的都去,我就留在这点,给后来的人指路。

老梁两口子住了下来,搭起了茅棚,烧了荒,开垦一片土地,种上玉米。秋天到了,玉米有了收成,去两个地方人也回来了,说是收成不错,他们要回孝感去,接自已家族的人来这地方定居。

梁首领也要回去带人,又怕这儿没人指路,人家来了找不到方向,就在岔路口的石岩上刻了指路标。指往坡上梯坎是綦江,指向坡下的是南川。

过了一年,梁首领带来了数百人,大部分都到南川、綦江去了,只有梁首领家族的人,留在了这岔路口一带。梁首领就在岔路口修了几间茅草屋,又立了一块大石碑在路旁,上书“上行綦江,下行南川”,给人指路。



以后,路上有了行人,一批又一批的移民经过这里。渐渐的,行人也多了起来。这时,中年的梁首领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梁了。老梁的几间茅屋,也成了过往行人歇脚的地方,人们把这地方叫做梁家店。梁家无后,老人过世后,人们就把这里叫成界碑店.因界碑的"碑"字笔画多,写起来麻烦,就有人改写成界石店,后来习惯了,就叫界石店.最后,连"店"也省了,干脆叫成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