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骨科业绩情况(来源:东方财富)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
3月26日,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骨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3亿元,同比增长13.18%;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9.22%;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增幅达95.44%。
这一业绩不仅扭转了此前因集采政策导致的利润下滑趋势,更创下近三年增速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净利润几乎翻倍,公司股价在年报披露后仅微幅波动,3月28日收盘价为27.41元,较前一日下跌0.83%,反映出市场对其增长持续性的审慎态度。
威高骨科2024年分产品营收情况
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双线发力
报告期内,威高骨科通过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在集采政策平稳落地的背景下,各业务板块呈现差异化增长。脊柱产线实现收入4.21亿元,剔除集采降价影响后销量同比增长21.37%,主要受益于PKP/PVP+骨水泥、脊柱退变融合等术式的市场拓展。创伤产线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4%,销量增长10.46%,通过优化物流布局及产品组套价格策略实现量价齐升。关节产线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46.06%,销量增长51.71%,膝关节产品续约集采后价格较上一轮提升69%-141%,成为毛利修复的关键。
新兴业务方面,运动医学板块成为最大亮点。随着2024年全国集采的推进,公司覆盖医院数从734家增至1786家,收入同比增长近4倍至4425万元。组织修复产线(如PRP制备套装)收入突破1亿元,逐步成为新增长极。
威高骨科通过优化营销架构和人员结构、渠道整合、市场费用等精细化管理降低销售费用。
“以量补价”与成本管控协同增效
威高骨科业绩回升的核心逻辑在于“以量补价”策略的成功实施。公司通过强化临床服务能力、推行大客户策略,在脊柱、关节等领域市占率显著提升。同时,供应链效率优化与销售费用率下降成为利润增厚的重要因素。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4.81亿元,同比减少14.26%,销售费用率从38.38%降至33.1%;管理费用因绩效工资调整同比增长51.46%,但整体成本控制仍优于预期。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74亿元,同比增长129.56%,主要得益于付现费用及税金减少。不过,应收账款规模达2.64亿元,占净利润比例117.76%。
威高骨科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减少1.89个百分点。
研发创新与市场布局并进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2亿元,同比下降7.9%,但在关键领域持续突破。例如,3D打印髋臼杯系统、双动髋关节假体等新产品获批上市,脊柱微创、疼痛管理等领域研发加速。公司管理层表示,未来将通过自主研发与并购结合,丰富骨科创新产品矩阵,同时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已启动巴西、沙特等11国产品注册。
市场评价:复苏确定性与隐忧并存
中金公司指出,威高骨科脊柱、关节等传统业务受集采影响已基本出清,新业务如运动医学、人工骨等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但部分分析师认为,公司当前市盈率(TTM)约71倍,估值已反映较高预期,需关注后续集采续约价格波动及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威高骨科2024年的业绩反转,验证了其在政策压力下的快速适应能力。随着骨科耗材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精细化管理逐步走出低谷。然而,在医保控费常态化背景下,其长期增长仍依赖于创新突破与海外市场拓展的成效。投资者需持续关注其现金流健康度及新业务落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