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昆明市城市基层党建培优激励典型案例——西山篇:“一网六合”赋能 奏响基层社会治理“奋进曲”

日期:2025-07-24 11:21:00

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六合社区成立于2019年,辖区面积约0.2平方公里,共有住宅81幢,商务楼宇1幢,人口6539人,是一个楼宇商圈、新旧小区、城中村并存的社区。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83人。近年来,六合社区聚焦党建引领提升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感,创新实施“一网六合”工作法,有效破解社区治理中“摊子大、组织小,矛盾多、人手少,任务重、资源缺”等难题,探索出融合共治的新路径。

六合社区党委联合红色物业共同入户,为居民量血压,送祝福


党建引领聚合


激活治理力量“红色引擎”

01

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

通过组织参加区级社区后备力量“雁阵齐飞”、街道“金种子”培训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32.2岁、大专以上学历100%、持证率90%的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02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以300—500户为标准科学划分网格10个,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构建“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03

聚合各方人才资源

招募涵盖党员、居民、快递员、外卖员等力量的专兼职网格员及各类“治理人才”400余人,今年以来聚焦公共安全、矛盾纠纷等风险隐患,开展走访排查148次、收集群众诉求85个、化解矛盾纠纷47起,用“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


区域治理融合


绘就共治机制“同心画卷”

01

细化居民自治机制

以“院坝议事会”为平台,邀请居民、公共单位、职能部门代表参加“月月议”活动,今年以来有效解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车位产权归属及老旧小区物业失管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35件。

02

强化物业联建机制

深入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建设,今年召开推进会14次,在安全生产、营商环境优化、家门口服务等方面开展活动20余场。引导物业公司组建“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参与辖区无物业老旧小区的维护管理,今年开展无偿或低偿服务共计45次。

03

优化正向激励机制

建立志愿者积分机制,居民可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获得服务积分,兑换物业费或爱心超市物品,提升居民活动参与率,社区共治意识得到有效加强。

六合社区召开消防安全议事会议



智慧平台整合


构建社区治理“智能中枢”

01

提升安全防控效能

社区整合综治中心系统、应急双向视频广播系统和“一网六合”小程序资源,统筹居民基础信息、商户入驻情况、居民类型等数据采集,强化分析与应用,加强社区安全防控能力,为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服务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02

提升应急响应效能

建设覆盖户外大屏、电梯小屏、公共广播等六大场景的应急双向视频广播系统,实现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

03

提升群众参与效能

开发社区“一网六合”小程序,实现活动发布、志愿服务报名、服务积分兑换等功能,社区志愿者可通过小程序便捷参与社区事务,一键上报问题需求,目前,平台注册志愿者已达12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3785小时。


两楼互动契合


释放楼宇经济“聚合动能”

01

健全体系搭好平台

成立保利中心“楼宇党委”和“楼委会”,搭建楼宇自治平台,由街道、社区、职能部门、物业等负责人担任“楼委会”委员,整合“首席服务员+六大员”专业队伍,常态化收集并解决楼宇内企业的各项需求和困难,最大限度推动各方力量参与楼宇治理。

02

结合需求促服务提升

深入开展“走百楼、访百企、招百商”行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支持、人才落户等实际问题67项。先后举办名医大咖进楼宇等系列活动20余场,惠及企业员工2000余人次,推动楼宇经济持续向好向优。

03

双向互动激活发展“引擎”

将楼宇党建与居民区党建统筹推进,积极将楼宇商圈的企业党组织纳入社区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推动社区与楼宇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理论联学,吸纳楼宇内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800人次,引导楼宇企业人才走出去、进社区。


创新服务汇合


畅通为民服务“神经末梢”

01

提升服务阵地利用率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医保、社保等民生事务。引入社会组织,通过“商业化逻辑+专业化运营”,挖掘闲置场地8处,承办商企互助活动20余场,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02

落实落细“三张清单”

严格规范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运行,联动26家“兼职委员制”委员单位,今年以来形成共建项目18个,涵盖文娱、养老、托幼等方面,以认领服务的方式解决居民多样化需求。

03

用好“社区合伙人”

针对辖区内部分没有党组织的重点企业、特色小商铺、个体工商户等,择优挑选35家成为“合伙人”,通过整合资源匹配居民需求,打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红领巾e站、老昆明杂书馆等项目,不断拓宽六合社区治理服务“朋友圈”。

六合社区开展“节气里的六合”春耕希望与梦想——

拓印、装裱传统文化活动


多元文化集合


奏响和谐社区“交响乐章”

01

构建“六邻”体系

传承邻里文化

打造“六邻社区文化”体系,通过培育文化组织,规范活动管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文化,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02

打造青年空间

凝聚年轻力量

创建集阅读、咖啡、夜校、特色沙龙于一体的青年共享阅读空间,满足年轻人多元文化需求。先后推出脱口秀、青年讲坛、普法“剧本杀”等深受青年喜爱的活动,汇聚青年力量。

03

丰富活动内容

创新互动形式

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亲子阅读会等活动,采用科普剧等形式开展8+N志愿服务,成功举办“节气里的六合”等文化活动34期,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和居民参与度,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昆明西山发布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张曼 刘一菡

编审:康碧姝 赵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