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整个树林都会动起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整个天空都会云翻雾涌;一个灵魂唤醒一群人的灵魂,整个人群的灵魂都会同质化清丽脱俗起来。”我们如果将这个道理放在民营经济领域做内核本质的哲学思考,结论就是我们需要更多带有引领气质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站出来,在贡献自己力量、放大自己的社会化引领能量的同时,参与成为一个领域的标杆甚至一段行业历史的书写者。
白山方大集团前身是早在1953年就从事烟酒两大类商品批发和零售业务的浑江糖业烟酒公司,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1990年是新起点、里程碑,因为那一年宁凤莲就任白山糖酒站(改制前)总经理;
2000年,白山糖酒站资产重组成立白山方大集团,名取“立足白山、志在四方、大有可为”寓意。
从此,白山方大一骑绝尘,企业驶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上篇
从卖酒立业到稳态发展
咋“念”生意“经”?取“信”字“经”
1990年宁凤莲就任白山糖酒站总经理,其实是作为“救火队员”被临危受命的,当时的企业已经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要扭转企业颓势,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方能破局重生。”年富力强的宁凤莲怀揣着比醇香烈酒更加炽热的雄心壮志,踏上了寻觅商机的新征途。
咋“念”这本生意“经”呢?宁凤莲遍访国内22个县市、34家酒类经销同行与前辈,向他们取酒“经”。
通过取“经”,宁凤莲意识到,在传统酒类流通链条中,中间商其实一直在扮演着“信息黑箱”的角色,因为一瓶酒的流通环节得经过多次转手,而品质保障却在层层转手中逐渐被稀释流失。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终端消费者都无法追溯到酒品真实来源轨迹,这种信息不对称正在瓦解酒流通商业信任的根基。这种信任危机呈现指数级放大效应,这种信任赤字正在催生渠道革命,倒逼中间商进行价值重构。
怎么办?以“信”立业,要让企业的全产业链集体觉醒。
宁凤莲发明防伪溯源系统,全链条保障企业生存“命根子”,号召企业全口径发起对诚信的坚守,全生命周期维护“信”字招牌,以解构传统中间商生存模式的信任困局。
当时的宁凤莲其实已站在“生死”抉择的路口,下一步与“国酒”同行、实施品牌战略的擘画已经在心中逐步清晰和定义。
站在“巨人肩膀”上与“巨人”同行
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宁凤莲决定将茅台等名酒作为企业的主营产品,并为企业确立了“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依靠经销国名酒使企业走出困境”的发展方向——宁凤莲在寻找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并依托强势品牌而成就白山方大品牌。
宁凤莲首先从酒品源头抓起,通过产品溯源跟踪技术实现从出厂、运输、入库到销售终端的全流程追溯,将产品信息透明度赋能诚信体系,不仅彻底保障了消费者权益,更能创造品牌溢价效应。经过市场检验和品牌沉淀,消费者只要将商品溯源到白山方大的输出端口,都将其认定为“免检”产品,白山方大“初长成”就获得了全行业的口碑效应,白山方大“额头”上从此就被消费者贴上了“诚信”“免检”标签。
口碑效应就是品牌效应。作为企业,市场份额的陡升恰恰印证了白山方大诚信经营蕴含的商业智慧。他们将“诚信生态”转化为企业发展驱动的信任机制,已经重塑了白山方大酒品流通的迭代游戏规则,他们以诚信为利益分配的基准,迅速激发了白山方大崭新商业生态的进化活力。
很快,白山方大迅速成为国内各大名酒厂家的吉林省独家代理商和全国“标杆”:五粮液系列酒连续多年全国销量前三、古井贡系列酒连续多年全国销量第一、全兴系列酒全国销量第一……从站在“巨人肩膀”上到与“巨人”同行,白山方大用“诚信”这个无敌解码器,让企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从此,诚信基因成为白山方大最基准坚守的现代商业表达,从未变过。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永动机
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短期靠利润支撑、长期靠文化浸润。宁凤莲曾说,诚信是白山方大集团的生命,正是靠着诚信,白山方大集团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营企业发展之路。我们将“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移植”到企业运营中,表象是守住质量,内在其实也给企业蓄积了可持续发展的能量。
“我们坚持走酒流通行业的方大道路:先做人后做生意,以德经商。”宁凤莲一诺几十年:35年无假货、无投诉,诚信文化已深入企业肌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成功的基石,同时也深刻影响和激励着企业的员工和合作伙伴——诚信已经是白山方大可持续发展的“核”动力、永动机。
为了将诚信文化广泛传播,2009年白山方大集团向省消费者协会和省内媒体公开承诺,对所售出的国名酒一律实行“先行赔付,假一赔十”;2011年3月,在吉林省举办的“3·15”晚会上,白山方大集团将首批20万元先行赔付保证金递交省消费者协会;2012年8月,白山方大集团与中国人保财险吉林省分公司签约,为所经销的国名酒进行质量保证保险。时至今日,先行赔付保证金分文未动,企业所经销的国名酒质量从未“出险”,这些几十年也没“花出去”一分的钱已经被同业和社会传为佳话。
2021年,全国“诚信兴商十大案例”发布,白山方大集团成功入选。“高举诚信品牌,捍卫诚信尊严,恪守诚信承诺,履行诚信义务……”宣誓声在每年3月10日都会响彻云霄,“白山方大诚信日”将诚信深深烙印在员工心头。
不难看出,白山方大集团以诚信重构价值坐标的企业文化已成体系,诚信经营已从道德缺失演变为商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优选择。
在白山方大发展变局中,中间商的转型本质是商业文明的升级,更是旧有商业逻辑的新突破;在白山方大发展变局中,诚信经营不是道德枷锁,而是打开新商业文明的密钥。这个进程中,白山方大不但成为传统渠道商业的迭代者,也成为商业新生态的缔造者。
中篇
从小“酒馆”到大“世界”
“中间商”蜕变“文化使者”
2012年,白山方大集团在长春投资兴建了全国首家民办酒文化博物馆——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收藏酒品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各个省份50多个品牌的名酒以及近千种世界知名品牌红酒、洋酒等。
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遵循“展示中华酒文化、再现人类文明史、引领旅游新时尚”的创办构想,分为茅台展区、五粮液展区、现代名酒展馆、优质珍酒馆、珍藏级中外名酒展馆、国家级珍藏名酒展区等10大功能区。
在直观、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参观者可以尽情领略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舍得、洋河等中国名酒品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成为促进吉林省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道亮丽风景。
自开馆以来,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截至目前已免费接待国内外游客30余万人,5000余名文化、体育、艺术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纷至沓来。2013年,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以67大类5759瓶的白酒藏量创造了白酒收藏吉尼斯世界纪录,让中国千年白酒文化首次问鼎世界之巅。2014年,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被国家旅游总局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已成为集交易、博览、收藏、品鉴于一体的商贸中心,开启了吉林省酒文化产业的新纪元。
2018年,全省首家“茅台产品鉴定服务站”和全国首家“五粮液产品鉴定服务站”相继落户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既为消费者解决了真假酒鉴别“最后一公里”的困扰,也让“白山方大”成为消费者和二级经销商伙伴的“家里人”。
在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的13年中,白山方大以博物馆为桥头堡,渐续完成了从“中间商”到“文化使者”的羽化蜕变。
从“中华老字号”到“百年老店”
“我们不能只做卖酒的‘中间商’,我们要把白山方大做成百年老店!”宁凤莲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并超越着每一个梦想——从白山糖酒站到声名鹊起被业界誉为“东北酒王”;从渠道商的酒“搬运工”到酒博物馆的文化传经布道者;从荣获全国酒流通领域的第一个“中华老字号”到“百年老店”的战略规划愿景,白山方大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
为提升白山方大中华老字号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企业历史悠久、公众关注度高、商业信誉好、营销队伍强等品牌优势,宁凤莲积极倡导绿色、健康饮酒新概念,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年轻时尚的新一代;宁凤莲利用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这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吉林名片,凸显白山方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宁凤莲将茅台文化的传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使命的同时,也将他们的历史融入成方大故事;宁凤莲线下建阵地、线上增流量。在新的经济背景下,白山方大集团探索营销创新,成立茅台酱香酒体验店,通过开展多品牌、多档次、多口感的体验式营销,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品鉴体验和文化体验,为老字号注入新活力。
宁凤莲说:“我们要让每一位访客都沉浸于酒文化的浩瀚海洋中获得精神的洗礼。我们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中华老字号’的文脉传承与‘百年老店’的持续打造。”
下篇
从党旗红到精神“堡垒”
高质量党建活化企业基因图谱
“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作为一名老党员,宁凤莲将对党的忠诚与信仰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35年来,宁凤莲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与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早在1990年,宁凤莲就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成功地稳定了人心、打开了市场。2000年8月,以白山糖酒站为主体的白山方大集团成立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以创建“党员示范岗”“当代雷锋岗”为依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团结群众、服务员工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将党的力量延伸到经营管理的时时处处。
目前,白山方大集团党委共有4个支部、85名党员。他们坚持推行“党员1对1、党群1+2”工作法,以“党旗红、事业兴”为指引,始终把党的建设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打造品牌、守法诚信、培育文化、回报社会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维提升。
民营企业抓党建,正悄然改变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也在悄然改变着白山方大的企业基因图谱。
构建新型产业共同体价值逻辑
“做企业不能只算经济账,要做对党和国家有益的事。”“民营企业怎样才能走得更好、更远?”宁凤莲怀揣半生的夙愿带领白山方大集团用35年高质量党建的生动实践给出了“方大模板”、提供了“白山方案”。白山方大集团强化细胞裂变价值,凝聚起党员、干部、员工“高举旗帜跟党走”的强大合力。他带领员工瞻仰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打造出了独具白山方大特色的党建文化,也让诚信经营、品牌建设理念深入每名员工的灵魂与日常。在价值重构层面,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形成独特融合,党员高管将政治定力转化为经营定力,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白山方大集团的员工都会走进白山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浑江区社会福利院慰问老人和孩子们。爱国拥军、民族团结,好事做了一件又一件;扶危济困、志愿服务,锦旗收了一面又一面。
“党建是最稳的发动机,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5年来,白山方大集团党委积极组织学习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党建方式和学习形式,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思想。为了让党建学习常态化,真正入脑入心,宁凤莲还设置了专门的集体学习时间,通过组织摘抄笔记、撰写感悟等方式,帮助员工做到言行合一。
在这家民企35年的经营历程中,党员始终发挥着模范先锋作用,成为企业经营的中流砥柱。为使党内活动经常化、规范化,白山方大集团党委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党务公开等制度,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每年都吸收预备党员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让集团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集团对内团结一致、对外诚信明理,由红色文化锻造的企业精神成为白山方大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企业与员工的新型产业共同体价值逻辑早已在整个白山方大固化成型。
2016年7月,白山方大集团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21年6月,全省唯一非公企业“吉林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落户白山方大集团。
战略领航,党建重塑企业“政治铠甲”
白山方大是社会化的白山方大。这种战略远见,正是党建工作带来的认知升维。白山方大党组织作为政策传导的“解码器”,已将国家战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坐标系,使民营企业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大势。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我们白山方大集团党委和四个党支部党建共建单位已达875户、7200多人。我们的目标是三年突破1000户。”宁凤莲已完成从企业内部搞党建到企业外部关联企业的社会化党建共建跃阶。
“我们坚守了30多年党建,已经形成党建品牌优势。为了转化我们的党建优势,白山方大集团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得到了共建单位的欢迎和积极响应。”18个月、7200人、875户这种价值共振局面所展现出的惊人战略认同是宁凤莲没想到的,整个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党建活动室俨然已成为了社会化党建“堡垒”也是宁凤莲没有预想到的——红色引擎已经驱动人流、商流大幅跃升。
白山方大的党建思维证明,将党的监督优势与转化为企业内控优势相结合的实践,正在重新定义现代企业治理的内涵。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已成为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当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不仅锻造出抵御市场风浪的“政治铠甲”,更促进了新质生产力。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书写中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家精神既需要短期孵化还需要长期培育,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一辈子在一个战斗堡垒里干好一件事,这是宁凤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元忠
编辑:孙懿辞
复审:梁爽
终审:臧立